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礁岩區---獅子魚
獅子魚
俗名:獅子魚
學名:Pterois radiata
英名:Lion fish, Turkey fish
分類:鮋科,全世界有5屬17種,台灣記錄有7種。
分布:印度-太平洋,包括紅海海域
生態:奇特的體態仍具備吸引飼主餵養的魅力和本錢。體長可達17公分。
獅子魚的分佈在珊瑚礁地區是夜行性,晚上開始獵捕甲殼類或小魚為食,性格凶猛,其身體上各鰭的
硬棘,尖銳而且具有毒素,這是它們在大自然生存時禦敵的唯一武器。白天則停在水中或礁洞中休息,
一動也不動,所以常成為潛水攝影最容易獵取鏡頭的對象。
獅子魚與我們熟知的石頭魚─石狗公是屬於同科的生物,均屬鮋科,鮋科是鮋目中最大的一科,種類
最多,體型變化亦最大。獅子魚的學名是簑鮋,牠的胸鰭會擴大為扇形有鰭膜相連,而且背鰭會顯著
延長。頭頂有一些小的突起,身體上具有許多色彩鮮明的條紋,在背鰭、胸鰭、背鰭上具有斑點或橫
帶。
依文獻記載,台灣附近的獅子魚約有七種,分佈在全省的礁岸地帶,經常成雙成對出現。而以魔鬼簑
鮋,也就是俗名長腳國公的數量最多,花斑簑鮋次之,其餘則較少見。
獅子魚棲息在珊瑚礁繁茂的熱帶清澈水域中,晝伏夜出。通常是單獨或成對出現,日間大多是緊靠著
岩礁,或在附近活動,通常會把沒有棘刺的腹部貼著岩壁或珊瑚礁的陰暗面,而讓背鰭張開保護自己
免受攻擊。有時亦會停棲在砂泥地上。生殖時求偶和產卵均在夜間進行,此時,雄魚會有很強的領域
觀念,趕走其他入侵的魚類。受精後的卵會在海洋中自行孵化,數星期後即可尋找棲身之所。
簑鮋是肉食性魚類,以魚類或甲殼類動物為食,牠們可以利用寬大的鰭來驅趕小魚集中,再慢慢的把
小魚以大胸鰭掃入口中;或是在海中,頭向下方停止不動,再突然躍起,吞下附近經過的小魚。
簑鮋牠的背鰭硬棘相當銳利,各鰭棘均有劇毒,因此雖然牠擁有美麗的體色,優美的形態;酷似海中
的仙姬,卻不是可以任意玩弄的動物。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j2z.93qZGRlikcYl7iG8WUX321k-/article?mid=3041
嘉錞於2009.05.31發表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重裝備簡述
由左至右分別為(氣瓶 , 調節器 , 三用表 , BC)
氣瓶 : 沒這玩意兒在水下就會ㄘㄨㄚˋ起來
調節器 : 功用在於分壓氣瓶所噴出的氣體,將之減壓變為人體可接受的呼吸壓力
三用表 : 正常的三用表應含氣瓶壓力表、指北針、深度表
BC : 看起來像一件潛水用的背心,中間的氣囊部分用來調整水中浮力,藉由充氣與洩氣來控制 水面或是水中的浮力。而氣瓶則固定於浮力調整裝備的後面,如果發生緊急事故,充滿氣體的BC則可成為救生衣
好囉!! 有了這些裝備那我們便可著裝準備下水啦^^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大洋區-雪花鴨嘴燕魟
礁岩區---櫻花蝦
海濱區-梭子蟹
1. 銀光梭子蟹
●學名: Portunus argentatus (White, 1847)
●科別: 梭子蟹科 (Portunidae)
●一般分類: 甲殼類
●特徵: 頭胸甲扁平,其寬度約當長度的1.8倍,表面分區可辨,各區有顯著的顆粒團。螯足覆以細絨毛和鱗形顆粒,兩指尖銳,表面具隆脊。游泳足指節末端具1紫紅色圓斑。
●生態: 棲息於水深20~60公尺之沙泥底。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台灣、菲律賓、澳洲、夏威夷、檀香山、中國、新加坡、馬達加斯加、紅海及非洲東岸。
●學名: Portunus gracilimanus (Stimpson, 1858)
●科別: 梭子蟹科 (Portunidae)
●一般分類: 甲殼類
● 特徵: 頭胸甲表面隆起,具絨毛,前、中、後胃區各有1對橫行隆脊。螯足很長,指節瘦長、扁平,內緣具大小不等的壯齒,指端稍向外彎曲。步足較扁平。
●生態: 棲息於水深20~60公尺之沙泥底。
●分布: 廣泛分布於台灣、菲律賓、新幾內亞、澳洲、紐西蘭、中國東南沿海、馬來西亞、安達曼及印度。
3.漢氏梭子蟹
●學名: Portunus haanii Stimpson, 1858
● 中異名,別稱(名): 擁劍梭子蟹
●科別: 梭子蟹科 (Portunidae)
● 一般分類: 甲殼類
●特徵: 頭胸甲扁平,寬約等於長的1.8倍,表面密佈細絨毛,各區具小隆塊,隆起面具細小顆粒。螯足粗壯,較側扁,長節表面密具絨毛。游泳足長節粗短,泳足末端具1紫紅色斑。
●生態: 棲息於水深20~80公尺之沙泥底或岩礁海底。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琉球、台灣、澳洲、紐西蘭、中國、新幾內亞、蘇門答臘、墨吉群島、斯里蘭卡、印度沿岸、模里西斯、馬達加斯加。
4.矛形梭子蟹
●學名: Portunus hastatoides Fabricius, 1798
●科別: 梭子蟹科 (Portunidae)
● 一般分類: 甲殼類
●特徵: 頭胸甲密生短絨毛,分區明顯且明顯隆起,前額具4齒,前側緣為9齒,各齒前緣顆粒狀,後側緣明顯內縮與後緣相接處為翹起尖棘;體色接近灰棕色,而顆粒及齒棘末端為紅棕色斑點。螯足左右相稱。
●生態: 棲息於水深20~50公尺之沙泥底。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台灣、菲律賓、澳洲、中國、印尼、新加坡、印度、馬達加斯加及非洲東部。
5.遠海梭子蟹
●學名: Portuns pelagicus (Linnaeus, 1766)
●科別: 梭子蟹科 (Portunidae)
●一般分類: 甲殼類
●特徵: 為青綠色,甲後部則散生棕斑。除眼窩內齒外,額部具四齒。
●生態: 棲息於潮間帶至80公尺深之沙泥底或岩礁區,包括礁岩、紅樹林、海草及海藻床。成蟹於繁殖季節洄游至 0~5公尺潮間帶沙泥底或岩礁交配產卵,幼蟹則在0~5公尺潮間帶沙泥底或岩礁可採獲,大約1年就成熟。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台灣、日本、琉球、菲律賓、澳洲、紐西蘭北部、大溪地、中國、泰國、馬來西亞、紅海及非洲東岸。
6. 紅星梭子蟹
●學名: Portunus sanguinolentus (Herbst, 1783)
●科別: 梭子蟹科 (Portunidae)
●一般分類: 甲殼類
●特徵: 頭胸甲梭狀,寬大於長的2倍,前側緣呈弓狀,後側緣與後緣相連成弧狀,頭胸甲後半部具3塊卵圓形的血紅色斑塊。螯足的長度略大於頭胸甲的寬度,指節很長,可動指基部具1血紅的斑點。步足後表面除軟毛外,光滑無刺。
●生態: 棲息於潮間帶(尤其是幼蟹)到水深30公尺,可發現在沙質到沙泥質的基質上。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夏威夷、台灣、中國東南沿岸、馬來群島、印度洋至非洲東岸,北由日本往南至琉球、菲律賓、澳洲、紐西蘭均有分佈。
7.三齒梭子蟹
●學名: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 1876)
●中異名,別稱(名): 三疣梭子蟹
●科別: 梭子蟹科 (Portunidae)
●一般分類: 甲殼類
●特徵: 頭胸甲梭狀,寬幾乎為長的2倍,表面稍隆起,覆誚陴茪的顆粒。螯腳粗壯,長於頭胸甲的寬度。末對步足呈槳狀。
●生態: 棲息於水深10~30公尺之含沙到沙泥至爛泥的基質海域上。
●分布: 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浙江、山東半島、渤海灣、遼東半島、日本、朝鮮、馬來群島及紅海。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 http://www.tfrin.gov.tw/friweb/index.php?func=aquarch1&aquarch1_ipage=8&&kindkey=&ikey=&act=ListData&sort_key=&sort_order
《佳宜於2009.5.19發佈》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
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設施~02『~參觀需知~』
■館內規定:
禁止館內吸煙、嚼食檳榔、口香糖、及食物飲料。
禁止攜帶寵物入館、禁止使用閃光燈。
禁止拍打水族箱、並按說明使用本館之各項設備。
■餵食秀:每日上午11點及下午3點於大洋池有餵食表演,並視季節及當日之水溫(20oC以下不餵食)而調整。
■緊急事故:發生緊急事故,請洽服務台人員或與本館工作人員聯繫,並依循避難指示方向前進疏散。
■再次進館:出館前請讓工作人員加蓋臂章,當日即可重複進出。
■服務項目:
廣播、寄物服務
預約導覽解說服務
提供輪椅及嬰兒車借用
辦理水族教育活動
意見與建議
■澎湖水族館開放時間:每日上午9:00至下午5:00(售票口4:30),並視季節機動調整之。
■視聽中心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 上午9:30-16:30【大堡礁】、【獵鯊】 【八爪章魚】、【與鯨共舞】(全天放映)
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礁岩區---六帶蓋刺魚
大洋區-吉打龍文
中文學名 : 吉打龍文(魚賁)
科名 : 龍文(魚賁)
英文學名 : Whitespotted wedgefish
拉丁學名 : Rhynchobatus djiddensis
中文俗名 : 吉打龍文(魚賁)
命名者 : Forsskal
發現年代 : 1775
基本特徵 : 吉打龍文(魚賁) 體型呈三角形,長度大於寬度,口裂中史彎曲,齒大,平滑呈菱形,噴水孔位於眼睛的近後方,尾部與軀幹部不容易區分,外形介於鮫類與(魚噴)類之間;第一背鰭起點與腹鰭起點相同,尾鰭後緣凹入,分為上下兩葉,沿中央脊椎之瘤狀突起,分佈較短而不達尾端;體呈灰色,背部有白點,腹側淡灰,吻端深棕色。
生態習性 : 活動力不強,砂泥底的蟹、龍蝦、貝、魚類為食。
棲息地 : 屬近海底棲性魚類,深度從浪拂區到30公尺。
資料來源:台灣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
修緯於2009.05.13發佈
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前述
2009年5月10日 星期日
海濱區-中國黃點鯆
- 中文學名 : 中國黃點鯆
- 科名 : 黃點鯆科
- 英文學名 : Thornback ray
- 拉丁學名 : Platyrhina sinensis
- 中文俗名 : 琵琶魟、魴魚、魴仔魚
- 命名者 : Bloch,Schneider
- 發現年代 : 1801
- 體長:可達一公尺
- 基本特徵 : 體盤近菱形,吻端和左右角鈍圓。腹鰭後緣無缺刻,尾部較細長,兩側有皮褶。背鰭兩枚甚小,遠在腹鰭以後,尾鰭發育完善,上下葉同形。身體表面粗糙,背面中央為棘刺狀並突起一列。
- 生態習性 :屬暖水性沿岸魚類,喜棲於砂泥底質海域, 活動力差,僅能以其強壯的尾部左右擺動前進,故常蟄伏於底層,伺機捕捉食物。
- 生殖方式:體內授精、卵胎生,懷孕期為一年,一次可產下數十隻小魟。雄魚常會覆蓋於雌魚身上做交配動作,並且小琵琶魟出生時身上還帶有卵黃囊,這可是牠出生前重要營養的來源。
- 棲息地 : 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水域,屬暖水性魚類。
- 地理分布:本省西部、北部及澎湖海域。
資料來源:台灣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 http://study.nmmba.gov.tw/03_search/search_biology.aspx?bio_rid=553
觀賞水族箱
http://vr.nhcue.edu.tw/fish/sea.htm#
《佳宜於2009.05.10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