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箱網養殖上頭活動之釣花枝

前言:
釣花枝體驗
海鮮節首發團成員在海上參觀箱網養殖後,於海上平台進行餵海鱺、釣花枝體驗。端上桌的花枝不稀奇,可以親手釣花枝讓團員覺得有趣,只是花枝剛離水面時會噴出水柱的特性,團員們並不瞭解,多人在釣花枝過程中,花枝沒釣上,反倒被噴得一身濕,雖然如此,團員們還是覺得好玩。
資料來源--澎湖時報記者:蘇文章報導 / 2008/08/31 12:00:00

釣花枝是海上平台其中一種的活動之ㄧ,
相信很多來澎湖玩的遊客一定都來體驗過此活動,
花枝是養殖的,數量不會說是稀少的,
(↓如下圖--此圖由無名會員gracedory提供)














過沒多久,可愛的花枝就上鉤囉~
花枝是會吸住魚餌的,
需花點力氣跟他拔河才能釣起來喔~~
但......需注意~當花之離開水面時...
(如下圖--此圖由無名會員gracedory提供)
















影片來源:由 I'm blog 會員地下道提供
還有以上的影片~大家用看的就知道囉~
離開水面的花枝...盡量站遠一點阿!!!
噴的一身濕就回去時再換件衣服吧!

釣花枝活動就到此囉!!
下週再見囉~


嘉錞於2009/03/31發佈

箱網養殖~『水中生物』"4"













赤點石斑 Epinephelus akaara (Temmach&Suhlegel)
學名: Epinephelus akaara
命名者: (Temminck & Schlegel, 1842)
中文名: 赤點石斑魚
科中文名 :鮨科 科名 Serranidae
中文俗名 :紅斑、石斑、過魚、朱郭 
英文俗名: Hong Kong grouper 

型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前鰓蓋後下角之棘齒僅微膨大。尾鰭圓形。體呈淺褐色,體側具3-5條不甚明顯之暗色橫帶;頭部、體側和奇鰭散佈橙黃色斑點。背鰭硬棘部後方基底具一黑斑,其後尚有另一較淡之斑。各鰭黑褐色而帶有橘黃色緣,或色淡。最大體長可達51公分,一般在20-30公分左右。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屬於中下層魚類,一般多生活於岩礁底質的海域,通常為獨自游動,或一小群活動。肉食性,主要攝食魚類和蝦類。 地理分布 分佈於西太平洋,包括南中國海、台灣、東海、南韓及日本。本省北部、東部及南部產量甚豐。


漁業利用:本種是鮨科中重要的經濟性魚種,產量甚多,在各食用國之價格相當高。主要的漁期約在4月到11月間。





異名 : E. lobotoides 俗名 : 過魚 (英) Hong-Kong rouper分布於臺灣北部、東部與南部。

體長一般在20~30公分左右,最大體長為51公分,體呈橢圓形,側扁而粗。

上下頷前端具少數大犬齒,兩側齒細尖,可向後倒伏。前鰓蓋骨後緣一般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二粗鰭。

背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一般具11條硬棘,尾鰭呈圓形,體呈棕褐色,頭部、體側和鰭散佈橙黃色斑點,背鰭基底具一黑斑。

全世界本屬共95種,臺灣目前記錄32種。世界分布於西太平洋,包括南中國海、臺灣、東海、南韓及日本。

其屬暖溫性中下層魚類,多生活於岩礁底質的海域,肉食性,主要攝食魚類和蝦類。
養殖概況:一般而言,水產養殖可分為海面養殖及內陸養殖兩種。

海面養殖包括了淺海養殖及箱網養殖,一般以養殖鹹水魚蝦貝類為主;內陸養殖則可分為鹹水魚塭、淡水魚塭及內陸箱網養殖等,主要養殖淡、鹹水之魚蝦貝類。

海上箱網養殖與內陸鹹水魚塭養殖,雖然皆為鹹水養殖,但因海上與陸上養殖的主客觀條件不同,因而在養殖技術、養殖設備、魚種選擇及養殖趨勢等方面,亦有所差異.



第一節 養殖發展沿革  臺灣養殖漁業發展歷史甚早,在1961年時以發展技術為主,1972年開始在澎湖沿海捕撈石斑魚苗進行蓄養,其中最主要市場仍在香港地區,1971年因需求的刺激下養殖面積急遽擴增,直至1976年,高屏地區、臺南等地開始投入生產行列,雖對沿岸漁村經濟改善有一定的貢獻,但是由於短期內過於快速成長,在產業結構未妥善規劃的情形下,使1981年後逐漸出現水土資源不當利用、水源污染、品質衛生不佳及產銷失衡等問題,因此在1991年,臺灣養殖漁業發展即以內銷為主進行規劃,使陸上養殖面積逐年減少至1996年的53,000多公頃。

由於臺灣以往對養殖漁業的發展均侷限於內陸魚塭養殖,海面養殖則因技術及資金受限而未受到重視,以1996年漁業年報統計顯示,陸上魚塭養殖面積約占全體養殖面積的72 %,而箱網養殖則不及1%,在養殖漁業生產結構上,過度偏重於陸上魚塭養殖,造成和其他產業競爭有限的水土資源,形成西南沿海地區地層下陷。以臺灣四面環海的自然條件,在廣大海域上發展海上箱網養殖,條件應較鄰近其他國家為佳,由於現階段陸上養殖受到水土資源利用限制,侷限未來發展空間,自1991年起於澎湖縣內灣海域,有部分漁民開始經營箱網養殖,在農委會支持下,於1995年亦開始大規模推廣海上箱網養殖,以轉移陸上魚塭養殖業者的經營,減少養殖漁業對陸上資源的依賴,並提供消費者優良品質的水產品。

石斑魚養殖事業最早起源於澎湖箱網養殖,其種苗來源是以捕撈天然魚苗為主,直至1983年左右,在屏東縣林邊人工繁殖成功,為臺灣水產養殖事業的發展,開拓另一個新契機。 1996年人工繁殖已能量產成功,並有大量魚苗外銷國外,更能讓消費者享受到物美價廉的石斑魚。

臺灣主要養殖永安地區石斑魚的養殖,始於1976年由新港村民邱南做自澎湖引進6,000尾魚苗試養,養殖結果令人滿意,接著增加養殖數量,起初魚苗由澎湖沿海收購天然苗,接著臺灣沿岸也開始捕撈魚苗,後來澎湖及臺灣沿岸產量卻逐年減少,需求量卻逐年增加,供不應求。

2002年永安地區養殖石斑魚面積約300公頃,每公頃放養3萬至5萬尾,活成率約65%,收成時每尾約1.5斤,每年漁獲約近1千噸左右。 石斑魚被養殖界公認為亞太地區最重要之養殖魚種,由於其肉質細嫩鮮美,長久以來位居水產品之首,廣受臺灣、香港、大陸及日本等地區之消費者所喜愛。臺灣地區養殖石斑魚已有二十年以上之歷史,過去因種苗供應不足養殖規模受到限制,目前已能克服上述缺點。由於其適合利用純海水及海上箱網養殖;因此,成為漁政單位政策上積極開發推廣之重要養殖種類。 石斑魚係屬暖水性魚類,種類約有400餘種,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海域,然而具有養殖經濟種不及一半。分布在臺灣沿海約有23種,其中養殖戶所養的經濟種類,為瑪拉巴石斑與鑲點石斑,而以鑲點石斑最受養殖戶所喜愛。

鑲點石斑又可分為二種:一種稱為黑點,另一種稱為紅點,其中以紅點石斑成長速度最快,僅次於龍膽石斑;其次為網紋石斑。石斑魚養殖為我國主要推廣魚類,其種苗以人工繁殖培育,近幾年已能量產,養殖所需之魚苗漸可自足,成本也大大的降低,1998年兩寸苗價格在新台幣15~20元左右,養殖面積與數量亦逐年增加。目前開發的新品種有龍膽石斑和老鼠斑,其在市場具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是國內值得開發的養殖種類,由於兩寸價格在新台幣75元至200元不等的高價位,在南部已有許多業者進行放養,且成效佳值得推廣,倘若魚苗可自足將可降低成本,同時亦能吸引更多養殖業者參與。


參考資料:養魚世界月刊&http://www.ag007.com.tw/cgi-bin/magazine/article.pl?category=4&sn=529 2008-05-14 15:11:00


海上箱網養殖養殖設備:

1. 需擁有區劃漁業權或承租漁業權,取得不易等缺點。

2. 需具備網具、浮球(或排管)、錨碇、起網機等設備。

3. 需具備魚筏作為交通工具往返漁場。

4. 養殖設備較複雜且施工不易,尚需具備抗風浪性能因此價格昂貴。



養殖技術:

1. 需考慮網具抗風、抗浪性能。

2. 投料不便,餌料容易流失。

3. 作業不便,收成費時。

魚種選擇: 紅魽、海雞母、嘉、海鱺、石斑魚等高經濟價值魚種。





王品發佈於2009.03.31

2009年3月29日 星期日

箱網養殖需高科技支援

箱網養殖的主要流程依序為種魚培育、育種、種苗生產、中間育成、箱網養成、收穫、加工、行銷,每一環節均需堅強的科技研發作為後盾,才能迅速反應市場與產業需求,建立相關的關鍵技術。 為培育優良的品種以供養殖,須利用遺傳標識技術加速選種、育種。其次,須運用聚合酵素鏈反應等生物技術,以便建立快速檢驗種魚、受精卵、魚苗、餌料生物以及飼育水與設施是否帶有病原的技術。此外須研發高營養價值餌料生物的大量生產技術,以利生產不帶特定病原的優質種苗。 在中間育成與箱網養成階段,掌握病害防治及投餌是最重要的技術。以挪威的鮭魚箱網養殖為例,一九八○年代主要使用抗生素防治病害,一九八七年的用量曾高達 48,570 公斤,造成養殖產品發生殘留藥物及病原抗藥性等問題。自一九九二年成功開發疫苗之後,已大幅減少抗生素使用量,目前已幾乎不再使用,因而大幅提升養殖效率及產品品質。 我國的相關學研界目前也正積極從事海鱺疫苗的研發。其次,飼料支出約占箱網養殖成本的 60%,因此從魚的營養需求、飼料配方、飼料原料、飼料製造及投餌技術等方面著手,以改善飼料轉換率、成長率、肉質、肉色,進而強化抗病力,降低飼料成本,並減輕排泄物對環境的衝擊,都是很重要的工作。 此外,加強箱網養殖工程及自動化系統研發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我國已成功開發可沈降式箱網,但為因應不同養殖場的環境需求,尚需加強箱網系統的整體性規劃與相關技術研發。除重視安全性外,操作方便性及設施成本均需加以考量,如此才能確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箱網的新材料、深海域的箱網系統、多功能工作船、自動投餌系統、攝餌自動監測系統、水中魚體大小與行為自動檢測系統、防盜自動警示系統、以及養殖場水質與底質環境自動監測系統等都是需加強研發的項目。 再者,加強研發高附加價值、多樣化產品以及開拓市場也是當務之急。以國際市場為導向,加強引進尖端生物科技,開發具有本土特色的高品質產品,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 蘇茂森 http://www.nsc.gov.tw/_newfiles/popular_science.asp?add_year=2005&popsc_aid=2





佳宜於2009.03.28

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箱網養殖構造簡介

箱網的種類很多(如右圖),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八角形、菱形等,但養殖石斑魚最好是使用方形者為佳。為了避免海洋生物的附著,最好是使用尼龍無結節網,使用有結節網易傷及魚類皮膚,養成箱網的網目則以一寸大小為佳。以下是臺灣所使用之箱網模式:

1.硬式箱網:
(1)高雄縣永安海域箱網:設置於高雄縣永安漁港外與中油LNG碼頭之間,屬硬式箱網一種,其材質係以不鏽鋼材所製,主要作為永安栽培漁業之魚苗培育使用。
(2)澎湖硬式箱網:本式箱網材質由木材構成框架,通常和軟式箱網合用,平時用作投餌或換網之架臺,在天候不良時將軟式箱網沈入海中,框架則拖回岸上以減少損失。
(3)屏東東港大鵬灣硬式箱網:此種箱網係以PVC膠管為框架,並以保麗龍浮球作為浮子,以浮動式網身吊掛在框架上,惟灣內係屬非法,政府會取締。
(4)丹麥赫浦遜式箱網:採圓形結構,並以PVC軟式膠管組成框架,直徑約12公尺以上,網深10公尺,具有組裝及換網容易、機動性大、投餌方便等優點,但是抗颱能力有待考驗,且造價較為昂貴,目前在澎湖、小琉球及屏東竹坑有業者引進試用。
2.軟式箱網
此種模式和硬式箱網最大不同點為無硬式框體,而以多粒浮球架構成軟式外框,用以繫附網身提高抗浪力,形狀以方形為主,規格在7~10公尺不等,網深約10公尺,具有成本低、抗浪性較佳等優點,但是移動性、投餌及換網較不方便。此種軟式箱網以屏東竹坑、枋寮及澎湖大果葉地區的箱網為代表。
(文章轉載自養魚世界月刊2003年7月份 page 111-page 119)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箱網養殖~『水中生物』"3"





牡蠣 ( Ostreae Concha)




牡蠣,又稱蠔、海蠣子、硴(音同柴),閩南話稱ô-á(漢字作蚵仔或蠔仔),屬軟體動物門雙殼綱。

[別名]
蚵殼、牡蛤,左牡蠣,牡蠣殼,蠔殼。

[來源]
牡蠣科 (Ostreae)。長牡蠣 Ostrea gigas Thunberg 及其同屬其他品種的貝殼。

[性味]
味鹹、澀,性微寒。

[功能]
益陰潛陽,收歛固澀,軟堅散結,鎮靜,解熱,化痰。

[主治]
虛汗,肺結核盜汗,體虛自汗,瘰歷(淋巴腺炎),癭瘤(甲狀腺瘤),脅下痞塊(肝脾腫大),慢性肝炎腫痛,肝陽上亢,肝陰不足,失眠,心悸,高血壓,胸動悸,遺精,崩漏,白帶,胃、十二指腸潰瘍,胃酸過多。

[用法用量]
10~20公克/日;科學中藥:0.5~2.0公克/日。可依病症與體質酌量增減使用量。


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亞門:有殼亞門 Conchifera
綱:雙殼綱 Bivalvia
目:牡蠣目 Ostreoida
科:牡蠣科 Ostreidae
  Rafinesque, 1815
屬:牡蠣屬 Ostrea
  巨蠣屬 Crassostrea
全世界的牡蠣有18屬一百多種,多數可供食用,屬於重要的經濟貝類。臺灣四週的海域有5屬十餘種,牡蠣屬於軟體動物門的雙殼綱最常見的養殖種類為大牡蠣(Crassostrea gigas (T.)),又稱巨牡蠣、長牡蠣、真牡蠣。


外殼特徵
大多數的雙殼綱具有兩枚相似的殼。
殼可呈現多種形狀如卵形或長形,由於其生長附著的位置不同,使得其外殼形狀變化大。殼帶有灰黑色,間雜有紫色、褐色、黑色或黃色的斑紋及紋點,殼之外表為深灰褐色,內面為灰白色。身體可以完全縮入殼內。
但是牡蠣的背殼呈不規則形,左邊的殼比右邊的殼大,殼的背緣缺乏絞齒,前閉殼肌甚小或者退化,後閉殼肌相當發達,負責殼瓣的關閉。
殼之頂部有一小縫可流通海水,而吸、排海水之過程中可完成呼吸作用與濾食浮游生物。
牡蠣多棲息在潮間帶或是淺海的礁岩海底,牡蠣的成體以左殼固著在堅硬的底質上,不似其它的雙殼類如文蛤等,可以自由移動。
下圖示一張牡蠣的內部情形↓



























生長環境
台灣西岸的牡蠣養殖多在潮間帶及淺海的岩礁海底,以其左殼固定在岩石上,
有的在潮間帶及河口域,漲潮時泡入水中,退潮時漁民在牡蠣架下工作,管理上甚為方便。


產於海水或鹹淡水交界處,以食浮游生物為生。
牡蠣為廣鹽性貝類,對海水鹽度適應極寬,河口沿岸均能成長的極為良好,相對的在河口及沿岸海域養殖則比較容易受到污染 。


生活習性
牡蠣對於鹽份適應性相當高,在10~36PPT均適合其生長,牡蠣在高鹽分「指全海36ppt而言」下成長較好,但低鹽分下餌料生物充足時則較易肥滿,牡蠣在15度C以上即能成長。
台灣採苗一般分為二個時間:一為7~8月間稱為「秋苗」;
10月至翌年2月間採苗稱為「春苗」;
前者附著數目較少成長快,牡蠣不易掉落收成較佳;
而後者附著數較多,牡蠣性貪食,可日夜不停的濾水攝食,只要水溫及鹽分適宜,其成長即甚為快速,不過水溫在32度C以上時,由於濾水頻繁呈疲乏狀態,以致成長較差。


種類
著名的品種有法國銅蠔、澳洲石蠔、太平洋蠔(原產東北亞,現引入美國華盛頓州)等。
新西蘭Bluff地區以盛產優質肥美之蠔聞名。 香港流浮山亦以產蠔聞名。
中國廣東省以珠江口沙井蠔最著名。
烹調法
生食,佐以檸檬汁、辣汁或雞尾酒醬汁等,在法國、美國及中國的大連地區常見。

中式熟食
大連地區常用於火鍋。
薑蔥焗
晒成蠔豉
蠔油
燒烤

閩式熟食
蚵仔煎:蚵仔混合番薯粉、雞蛋、青菜所製成,為福建、台灣著名閩南小吃。
蚵仔麵線:蚵仔裹太白粉後,加上豬腸與麵線合煮,為福建、台灣著名閩南小吃。
炸蚵仔,或炸蚵仔酥:蚵仔裹地瓜粉或太白粉後,入鍋油炸,為福建、台灣著名閩南小吃。
蠣餅:用蠣肉和麵粉製成圓形的油炸食品,福州、莆田等地風味小吃。

西式熟食
煙燻和油炸(美國常用)
牡蠣窮孩兒三明治在美國的路易斯安娜州非常有名。

蠔豉
廣東賀年食品「發財好市」,即髮菜及蠔豉蠔豉,又叫蠔士,是一種海味,由牡蠣(蠔)生曬而成。
牡蠣的繁殖
近來配合人工育苗,使得牡蠣終年可保持肥滿而隨時可加以採收。
牡蠣生殖腺飽滿後,只要受外界的影響、刺激即開始排卵、放精,例如暴風雨後的鹽分變化、干滿潮露出的溫度變化(所以滿月的滿潮排卵放精最多),台灣牡蠣終年生殖腺飽滿,隨時都可採苗,但每月9~10月最多,3~4月最少,其他季節都有少數苗可附著,但由於3~7月間易著生苔蘚蟲、水螅、藤壺等而影響採苗成績。

長大的小牡蠣
授精後一小時即開始行細胞分裂,經5~6小時即發育成為「擔輪子幼蟲」,並依靠其口前之纖毛環而進行浮游生活,不久其纖毛環即演變成面盤而稱為「被面子幼體」,此時其貝殼原肌亦已生成能分泌貝殼質將其生體包裹在裡面而成D形,故稱為「D狀幼生」;由授精卵到D狀幼生所需時間受溫度及鹽分之濃度影響,一般在20度左右約需25~28小時,其發育適合溫度為19~27度,而鹽分則為20~26ppt,再經10~12日即由浮游生活進入附著期,此時稚貝由其足絲先腺分泌一種物質,使其左殼固著於其他物體上,面盤亦開始萎縮,而不再營浮游生活,牡蠣的外套膜隨者個體的成長,持續分泌建築其含有高量鈣質的外殼,保護柔軟的身體。
此時可利用母貝供其附著以進行養殖。




牡蠣的經濟價值
它不僅味道鮮美,滋補保健作用也為古今中外所稱道。
服用牡蠣提取物,有助於使機體各系統功能進入最佳運行狀態,並可加速病體康復、防老抗衰。
因此,牡蠣提取物廣泛用於強身健體以及肝炎、結核、心血管系統疾病、老年智力衰退、腫瘤的輔助治療。


牡蠣對人體的益處是很多的。
 
牡蠣的益處
1.牡蠣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特別是硒、鋅等微量元素含量豐富。
2.牡蠣提取物精粉含20%以上的優質蛋白質,其氨基酸組成完善,超過牛乳和人乳。
3.牡蠣含脂類雖少,但多為具有生理活性的複合磷脂、磷酸肌醇、廿碳五烯酸(EPA)、廿二碳    六烯酸(DHA)等。
這些成分都有防止動脈硬化、抗血栓以及抗衰老作用。
4.牡蠣富含天然牛磺酸。(牛磺酸有消炎解毒、保肝利膽、降血脂、促進幼兒大腦發育及安神健腦等作用。 )
5.牡蠣所含糖分為糖元,其提取物中糖元占20~40%。
糖元是組織能源物質的儲備形式,是體力腦力活動效率及持久力的物質保證。
牡蠣提取物還能提高運動員的成績,加速運動後疲勞的恢復。

種類
蠔豉主要為分生曬、乾及半乾濕三種。生曬蠔豉即是在陽光下曬乾鮮蠔。乾蠔豉則使用風乾的方式,主要來自日本和南韓。半乾濕蠔豉是先把蠔煮熟及過冷河,再將其風乾而成。

食法
在廣東及香港,因為「蠔豉」的粵語和「好市」相似,因此被視為好意頭的食物。
例如「發財好市大利」,即是由髮菜、蠔豉及豬舌煮成。

珍珠
牡蠣會生產出珍珠。

殼的用途
磨光後可舖窗戶,燒成灰可砌牆(澳門舊城牆遺址亦以此建成),唐劉恂《嶺表異錄》說:「盧亭者,盧循背據廣州,既敗,餘黨奔入海島野居,惟食蚝蠣,壘殼為牆壁。」。又澳門一村落,名燒灰爐,亦由此而來。香港海下灣的石灰瑤曾經大量出產殼灰來建房子。

食用季節
傳說在五至八月不宜生食牡蠣。事實是當時正值牡蠣的繁殖季節,食用五至八月的牡蠣不會對健康有影響,只是肉質較差。英國國會亦有相關立法保護。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09.03.25王品發佈

箱網應用和特點 Part 3

5.疾病管理容易

 a.在箱網內,生病或帶有疾病的魚可輕易隔離,方便觀
  察和治療。
 b.可用防水袋 (事先估計約當大小) 套入箱網內,這樣便能 和池水完全隔絕,如此再施以藥育就可徹底且精確控制藥劑使用量來達到最佳之效果。





6.資料記錄簡便

 a.投餌率。
 b.成長率。
 c.觀察治療進展情形。






資料來源:天元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海洋箱網養殖潛力無窮

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積的 71%,因此擁有廣大的水域可供發展海洋養殖。在日本、挪威、智利、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西班牙、希臘、澳洲以及我國,海洋養殖相當發達。海鮮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優質青魽魚參、紅魽魚參、嘉鱲魚、石斑魚、比目魚、鮭魚、黑鮪魚、赤鰭笛鯛、海鱺、黃鱲魚參,有不少是海洋箱網養殖的傑作。 箱網由浮框、錨碇以及網袋構成。浮框是浮在水面上的框架,有方形或圓形,用於支撐網袋並兼作工作平台,方形箱網的大小分為 10 米(長)× 10 米(寬)× 8 米(深)、6 米 × 6 米 × 6 米、3 米 × 3 米 × 3 米等,並串聯成多口箱網系統,圓形的有 12 米(直徑)× 8 米(深)、16 米 × 10 米、20 米 × 12 米等。使用混凝土塊做成的錨碇塊,以鐵鍊、鋼絲線、尼龍繩及特多龍繩作繫纜繩,牢牢抓住箱網。網袋是魚兒的天堂,網袋上面加有覆網,以防魚兒躍出,網袋的網目大小隨著魚的成長而加大。 為避免箱網遭受強風大浪的破壞,以往選擇在內灣水域設置箱網,但經過長期間的養殖後,常造成底質惡化、水質優養化,進而造成有毒藻類大量繁生,形成赤潮,因此現在朝向外海發展。 外海的海流較強,較易沖散養殖殘餌以及魚的排泄物,有利於維持良好的養殖環境。目前許多漁業先進國家均競相研發外海箱網養殖技術,我國已研發成功可沈式箱網,當颱風來襲時可把箱網下沈至水面下八至十公尺,避免強風大浪的破壞。  鮭魚箱網養殖是海洋養殖最成功的例子,二○○○年全球的產量高達一百五十四多萬公噸,占鮭魚總產量(包括野生鮭魚)的 66%。挪威是鮭魚養殖的龍頭,二○○○年的產量占全世界養殖鮭魚產量的 43%。在二十多年之間,挪威的鮭魚養殖產業由零開始,現在已建立高科技化、自動化的養殖科技以及嚴謹的管理體系,進行企業化、工廠化生產,是海洋水產養殖的最佳典範。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 蘇茂森 http://www.nsc.gov.tw/_newfiles/popular_science.asp?add_year=2005&popsc_aid=2


佳宜於2009.3.24

箱網養殖活動之釣海鱺!!!















是海上平台的釣海鱺區喔!!(有看到那肥美的海鱺嗎?)











再進看一點~沒關西~是不是很大尾呢?

想釣這些箱網中的生物不是難事,問題是老闆為了保護花枝、海鱺的嘴巴不致於在拉扯中損毀,放回箱網後會致命,所以規定不准用魚鉤,得用釣魚線綁竹莢魚的尾巴下水釣,
所以,有難度的啦!
掉海鱺就有難度就更高了,沒有魚鉤怎麼對付動不動就20斤以上的大魚啊?
據說就是有高手還是能把魚拉上來,
得靠1. 要等海鱺將整個魚餌完全吞入胃裡頭,2. 要耗上2~3個小時!
用魚餌沈底法,沒多久就被大咬,讓簡易的車竿輪盤急速轉動,趕緊收線跟大海鱺搏鬥!
(以上資料由鹿營小子提供)


此影片有介紹海鱺魚的釣法喔!!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jCmFfVESto
請連結網址!!(由you tu be towa800網友提供)


嘉錞於2009.03.24發表

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種苗繁殖場經營40餘年 王乾發縣長期許該場進階發展

(記者陳正宏報導)本縣種苗繁殖場正在進行改建工程,王乾發縣長重視,昨日特別在農漁局長鄭明源陪同下,前往巡視進度及品質,王乾發強調,本縣以海立縣,期許該場除朝促進海洋資源多樣化及全力研發保育濱臨絶種漁產同時並進外,更要發揮教育功能,讓更多鄉親、學童一起來做護海的種子。

本縣水產種苗繁殖場前身為設立於民國58年的「澎湖縣藻類種苗培育中心」,當時以推廣本縣紫菜養殖為目標,直至民國77始正式成立「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相關設施計有育苗室、種魚池、紫菜培苗室、7X7米木製箱網十口等,以進行各類海水魚、蝦、蟹、紫菜、九孔等貝類之繁殖與放流工作

這也就是說本縣種苗繁殖場到今年剛好滿40年了,而多年來種苗繁殖場致力於養殖實驗推廣、水產種苗生產放流、海洋資源相關物種養成實驗、海洋資源保育等,王乾發縣長相當重視,昨日特別前往關心該場改建工程之進度及品質,場長張國亮表示,目前進行的工程重點在於,20口貝類池及管理棟,預計今年6月可以完工,完工後加入工作行列,預計可以增加年產百萬種苗。
王乾發表示,澎湖以海立縣,對於海洋不僅海洋資源的維護重要,海洋文化的教育及海洋資源的保育宣導關係永續發展更是重要,他期勉張場長及場內的同仁,以此為目標,讓年滿40歲的繁殖場能發揮進階的功能,促進本縣漁業轉向更精緻的產業發展。

對此,農漁局已著手展開該場第2期工程的規劃,除了將增設種魚池、育苗池之外,也將設置宣導燈箱、戶外觀賞平台、無障礙參觀動線等,並以綠建築標章設計,預計工期為2年。

王乾發縣長表示,將全力爭取擴大公共建設經費籌辦,期許該場未來繼續做本縣海洋相關產業最堅強的後盾,同時要求該場增設參觀民眾之互動設計,讓參與者能夠更進一步直接接觸,參與海洋資源護育等行動,讓大家都能直接為澎湖的海奉獻一份力量,也留一份深刻印象,成為繼續宣揚海洋護育的種子。

(本篇文章轉載自澎湖時報記者-陳正宏 於 2009/03/18 所著)

心得:看完這篇報導後...我才知道箱網養殖方式竟可以養一些奇怪的生物....(請看文章中粗體字)。但,箱網養殖不正是澎湖特色之一嗎?? 相信、由領導者的睿智帶領下,澎湖的特殊漁業文化定能帶動另一波觀光風潮!!

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

箱網應用和特點 Part 2











3.提高養殖品質
 a. 可以供給生鮮魚貨市場,箱網內之成魚可立即收成且較
  不會受傷,可以提高運送過程中之活存率。
 b. 可以提高收成品質,因為收成前,通常需斷食1-2天,
  在一般魚池中,飢餓的魚會去覓食池底已和泥土甚至是
  小碎石混合之剩料,導致即將收成之成魚身體產生土味
  ,進而影響收成結果,如果使用內陸箱網就不會發生這
  種情形。
 c. 更有效率的換肉率來節省飼料成本,因為飼料可在已限
  制的區域餵食(箱網內),不因為天氣因素,飄到魚兒無法
  覓食的地方。


4.養殖作業便利

 a. 節省勞力和時間,2個人就可輕易地完成收成的作業。
 b. 篩選更有效率,只要使用適當的漁網網目,利用餵食時
  就可輕易地撈取並篩選分類。
 c. 收成時有些魚蝦未達收成尺寸時,可以把相同尺寸大小
  的魚種或不同魚種集中在箱網飼養,如此較能快速成長
  。 
 d. 容易移池,各箱網間移池方便且快速。
資料來源:天元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箱網養殖上頭活動---牡蠣吃到爽!!


(碩大鮮美的牡蠣~是否令你食指大動呢?快來澎湖~一起嚐嚐那鮮美的牡蠣喔!!)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許展彰】
秋風拂人欲醉,秋天玩澎湖有別於夏天的豔陽熱情,另擁一番浪漫愜意。為了推展澎湖秋天旅遊,澎湖縣政府在九月份舉辦「2008澎湖菊島海鮮節」,五大行程的安排規劃要讓遊客除了品嚐秋天海鮮美味外,更要體驗一下各項休閒漁業活動的樂趣。

2008澎湖菊島海鮮節五大行程中,其中一條「菜園生態園區探索」,體驗地點正是在澎湖馬公市區養殖業的重鎮─菜園里所舉辦。遊客來到菜園除了可以欣賞社區沿海牡蠣養殖的風情外,重點體驗活動,當然就是搭乘膠筏到海洋牧場上一遊囉!

為澎湖在地人經營的海洋牧場,牧場規模、硬體設備、餐飲提供等等在多年經營下都具有相當程度的水準,近年來不但吸引大量的團客前往遊樂,也吸引了相當多澎湖自助旅行的遊客前往體驗。來到海洋牧場,感受置身於海中央遊憩、遠眺陸上風景、大啖海鮮的樂趣,不用花費太多的費用,便可以在這裡炭烤牡蠣吃到飽、釣海鱺、餵食魟魚……相當適合各種年齡層體驗,闔家同歡。

秋天賞玩澎湖,有機會一定要到海洋牧場上來走走。結合賞景、遊憩、美食的多元行程體驗,會讓你感受到澎湖秋天旅遊的另一種閒情。(攝影/許展彰)

本篇報導出自:【菊島海鮮節】樂活海洋牧場 賞景、遊憩、炭烤牡蠣吃到飽
大台灣旅遊網 (2008-09-22 15:18)

簡介:數十年來,菜園社區就是澎湖地區最老字號的牡蠣養殖場,當年石泉、菜園及前寮社區都是牡蠣養殖場,如今僅剩下菜園牡蠣養殖繼續發展,也因成功轉型為海上牧場休閒活動,讓菜園牡蠣養殖得以不在漁業枯竭中殞落。
目前菜園共有兩家海上牧場,提供搭載遊客出海到海上平台箱網養殖區體驗釣魚及釣花枝,然後也提供遊客可以飽餐烤牡蠣的美食,將菜園漁業養殖與牡蠣養殖文化行銷出去!
本篇文章節自:沿著菊島行


澎湖菜園牡蠣
本影片是you tube網站收尋而到
由網友towa800提供

大快朵頤烤牡蠣之注意事項:
1 以炭火燻烤新鮮現捕的牡蠣,為了不讓鮮美湯汁流失,炭烤時得將有層層紋路的牡蠣殼朝上,並隨時注意火候,以免烤乾

2 記得穿長袖長褲!!烤牡蠣時會不時的噴汁,避免被汁噴到~請務必記得!!!


20090317學生嘉錞發表於此

箱網養殖~『水中生物』"2"














海鱺 Cobia



為恆春海洋開發股份公司目前外海箱網養殖的主要魚種,俗名叫軍曹魚,魚體背部深褐色,下接顯明的銀色縱帶,以下則帶黃色。幼時在此帶之上方更有一淡色縱帶,二帶之間則為黑色。
最大體型可達1.5公尺左右。為中體型之成長快速食用白肉海魚,養殖一年即可達6-8公斤.

養殖海鱺魚肉多,背部普通肉(Dorsal Meat)約佔體重的26.2%,腹部普通肉(Ventral Meat)約佔體重的23.8%,血合肉(Dark Meat)約佔體重的3.3%,內臟(Viscera)約佔體重的12.4%,其它部位組織(Others)佔體重的34.3%,可食部份可達60%.
 
海鱺為多脂高蛋白之魚類,富含優質的蛋白質與高度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具較強降低血液膽固醇效果. 其肉中含DHA(328-507mg/100g)為人體腦部所需的重要養分,與EPA(280-485mg/100g)具抗擬血功能,且肉中所含的維生素E在水產品中屬高量者,菸鹼酸則居於中間水準,肉中豐富的游離氨基酸以牛磺酸,甘氨酸,麩氨酸及離氨酸等為主,其中高含量的牛磺酸具有調節細胞滲透壓,防止膽結石形成以及調節神經衝動等生理機能,並具降低膽固醇.血糖.血脂等作用.

海鱺肌肉中含有與遠洋高度洄游之鮪魚旗魚鰹魚等類似之Anserine,具有抗養化功能,是市售雞精之重要成分.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09.03.16王品發佈

台灣大力推崇箱網養殖

臺灣從一九七○年代開始在澎湖地區推動海洋箱網養殖,但由於當時的相關技術尚未成熟,因此到一九八○年代尚局限在澎湖內灣水域進行小規模養殖。一九九○年代以後,由於草蝦養殖發生病害問題,以及池塘養殖抽用地下水而造成地層下陷,導致陸上養殖日益困難,另一方面日本、挪威等國的現代化海洋箱網養殖已相當成功,於是政府開始大力推動在澎湖及屏東外海的箱網養殖。 臺灣在地理位置上雖然受到颱風的威脅,但海流、水質、水溫等其他環境條件則有利於發展箱網養殖,高水溫期較長有利於魚的成長,海流略強則可避免發生赤潮及養殖場老化。因此,近幾年來台灣的海洋箱網養殖發展極快,目前主要的養殖種類包括海鱺、龍膽石斑、點帶石斑、紅魽魚參、赤鰭笛鯛、黃鱲魚參、嘉鱲等,年產量約五千五百公噸。 經過幾年的養殖比較後,養殖業者已迷上海鱺。海鱺成長快速,孵化的魚苗經一年養殖可成長至六公斤左右,相較之下鮭魚則需約二年始可達五公斤。其次,海鱺的抗病性強、肌肉屬白色系、肉質鮮美又富含 EPA 及 DHA,已贏得國際市場的青睞。在產官學研界的共同努力下,臺灣已確立海鱺的完全養殖技術,也就是可以完全掌握海鱺的生活史,由人工繁殖的魚苗再培育成種魚。  試驗結果發現,在池中育成的種魚達二歲以上即能自然產卵,孵化的仔魚經 30 ~ 40 天的培育,體長可達八至十公分,再經 25 ~ 30 天的中間育成,可成長為體重約 30 公克的幼魚,然後移到海上箱網養殖,經八個月左右體重可達六公斤上下,從中間育成開始就可以完全使用人工粒狀飼料養殖。基於以上的優越生物特性,海鱺已成為臺灣海洋箱網養殖的主要魚種,是眾所注目的養殖明星。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 蘇茂森 http://www.nsc.gov.tw/_newfiles/popular_science.asp?add_year=2005&popsc_aid=2

《佳宜於2009.03.16》

海上箱網養殖 曹縣長大開眼界 帶動休閒業



【記者高怡君屏東報導】屏東縣長曹啟鴻二十三日前往恆春半島外海參觀海上箱網養殖漁業〈見圖〉,在箱網中長大的海鱺,個個肥美碩大,尤其是在被餵食時,各個一擁而上的模樣,更是令人大開眼界。曹縣長表示,屏東縣的海上箱網養殖漁業將來也是可以發展成為休閒漁業,是觀光產業一個很好的出發點,期待能在此創造成為一處極具魅力的景點。曹縣長表示,國內的箱網養殖漁業技術很進步,箱網養殖業在屏東縣已發展多年,累積了很多經驗,這實在是這個時代根留台灣的企業,又可以擴及到環境保護,將來也是可以發展成為休閒漁業,是觀光產業一個很好的出發點。曹縣長指出,養在箱網內的海鱺在餵食時,真是令人開了眼界,其中有十多公斤的,將來也可以養黃鰭鮪等鮪魚,期待在此創造一處魅力的景點。
(文章轉載自 2009/02/23 自立晚報)

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

箱網應用和特點

1.魚苗馴化和培育
 a.容易集中管理馴化與培育魚苗。
 b.魚池使用更有效率。
 c.在單一魚池中,不同的箱網可培
育不同的魚種,如此可使得魚池
之佔用減少。




2.多元化養殖
 a.在同一魚池的不同箱網裡,相同的魚種可以有不同的
  餵食習慣(肉食,草食,雜食) ,不用擔心魚池單一肉
  食所引起的疾病情形。   
 b.業者可在不同的箱網飼養長期或短期可收成魚種,如
  此更能充分運用資金。
 c.飼養不同的魚種在同一魚池裡,較能建立一個平衡且
容易維持的水質環境。
 d.可以應用把魚養在池子牡蠣養在箱網,或魚養在箱網
  蝦類養在池子。

修緯於 2009.3.10


資料來源:天元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箱網養殖

所謂的箱網養殖,英文叫 Net Cage ,是由網架、網、錨纜固定系統在海上組成一個圓柱型或立體造型的立體空間,並在其中放養若干鹹水魚類。和傳統養殖最大的不同,是箱網養殖是直接利用現成的海洋空間,不必像傳統的魚塭一樣在陸地上挖掘魚池,再引進海水或抽取地下水灌入池中,因此完全沒有造成土壤鹽化或地層下陷的問題。
  一只箱網的基本組件包括魚網與牆網、浮架等,為防止海鳥偷吃箱網中的魚,還得在網上加裝頂網;同時,箱網需要以錨纜固定系統把箱網固定在海面上,不致被海流漂走。箱網大小依飼養魚類、業者需求有所不同,一般直徑從 10 公尺以下到 30 公尺以上,深度從 4 公尺到 10 公尺不等,網目最小的 2 公釐,最大可到 30 公釐,視魚類體型而定。
  限於經濟規模箱網養殖通常是以一組 5 只到 10 只或更多的箱網組成一個養殖系統。由於工作不在陸地上而是在海上,業者必須有一艘工作筏;另外,洗網機和投餌機等附屬後勤設施也是不可缺少的。

資料來源~沿著菊島旅行 http://www.phsea.com.tw/travel/index.php/%E7%AE%B1%E7%B6%B2%E9%A4%8A%E6%AE%96

佳宜於2009/03/10

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箱網養殖上頭活動相關報導





這篇報導是在youtube網站上找的
(本篇報導由towa800網友提供)



在箱網養殖中所結合的休閒觀光漁業
由當地養殖業者經營觀光浮台
分別設置海鱺養殖區和花枝觀光區。遊客可搭乘船抵達養殖平台區後,
就可以在海上體驗箱網養殖餵魚活動、釣魚活動、吃到飽的牡蠣.....等
多種活動~
會在下星期慢慢介紹喔!!敬請期待!!

組員~張嘉錞於20090309發表~

箱網養殖~『水中生物』"1"















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綱:頭足綱 Cephalopoda
亞綱:鞘亞綱 Coleoidea
總目:十腕總目 Decapodiformes
目:烏賊目 Sepiida Zittel, 1895
科:後耳烏賊科(Sepiadariidae)
烏賊科(Sepiidae)


烏賊,本名烏鰂,烏賊為俗寫,又稱花枝、墨鬥魚或墨魚,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烏賊目的動物。但在日本語中「烏賊」一詞則泛指包括魷魚(又稱槍烏賊)在內的十腕總目(Decapodiformes)下的動物。
與魷魚不同的是,烏賊有一船形石灰質的硬鞘。

烏賊的最大特色是它遇到強敵時會以「噴墨」作為逃生的方法,伺機離開,因而有「烏賊」、「墨魚」等名稱。皮膚中有色素小囊,會隨「情緒」的變化而改變顏色和大小。春末把卵產在木片或者海藻上。

天敵

一般的海魚要想捕獵烏賊是不容易,烏賊的墨汁還含有毒素,可以用來麻痺敵害,海豚是烏賊的天敵之一,海豚繞過煙幕,窮追烏賊,只吃頭,不吃身,海豚能吞下成百隻烏賊的頭。抹香鯨也是其天敵之一。

食材
烏賊味鮮,是很常見的海鮮食材,既可煎炒作菜,亦可生吃,常見的菜式有墨魚丸、花枝卷、生炒花枝、花枝羹、滷水墨魚等。
烏賊殼則含碳酸鈣、殼角質、黏液質、及少量氯化鈉、磷酸鈣、鎂鹽等。
而從烏賊體內分泌的墨汁更含有一種黏多糖,有實驗證實對小鼠有一定程度的抑癌功效


2009.03.09 王品 發佈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主題介紹 作業進度 工作分工

~箱網養殖 ~


2009.03.07 『王品』發佈

部落格組員介紹

學生姓名:王品蓉

綽號:『王品

學號:1095419024

興趣:只要能『賺錢』的都有興趣。呵呵…

E-mail:pin7713@yahoo.com.tw

資料填寫人:王品 2009.03.07


張嘉錞→我的姓名

1095419023→我的學號

我的E-mail:tracy90348@yahoo.com.tw

張嘉錞→填寫於2009.0309

學生姓名:林佳宜

學號:1095419029

E-mail:k12mailto:k120922@yahoo.com.tw

佳宜於2009.03.10填寫



學生姓名:林修緯

學號:1095419051

EMAIL:louis77925@yahoo.com.tw

修緯於2009.03.10填寫


學生姓名:莊鈞合

學號:1095419058

EMAIL:beny_guy@yahoo.com.tw

鈞合於2009.03.10填寫